從伊藤洋華堂到柒和伊控股,這家日本零售巨頭靠7-11便利店華麗轉身 | 商研局


(知消2022年11月7日訊)近日,成都伊藤洋華堂春熙店將于今年12月31日后終止經營。該店于1997年11月21日開業,營業面積1.7萬平方米,營業樓層6層(-1至5樓),是伊藤洋華堂海外第一店。春熙店的母公司為成都伊藤洋華堂,成立于1996年1月,是日本最大零售集團——柒和伊控股公司下屬日本株式會社伊藤洋華堂在海外開設的第一家綜合百貨店。說到伊藤洋華堂,就要提到現在隨處可見的7-11便利店。從特許經營開始,到成為7-11最大的股東,伊藤洋華堂完成了從傳統百貨業到全球便利店老大的華麗轉身。本期《商研局》就來聊聊伊藤洋華堂與7-11的那些事兒。

伊藤洋華堂的由來

伊藤洋華堂(Ito Yokado,日文:イトーヨーカドー),又名伊藤榮堂,于1920年創立,前身為“洋華堂洋品店”,現時是日本主要零售企業,在日本全國各地經營百貨公司,亦有從事其他業務,近年更積極在中國多個城市包括成都、北京(在北京稱為華堂商場)等拓展零售業務。

伊藤雅俊,1924年出生于日本東京,1944年畢業于日本橫濱市立商業專門學校(現橫濱市立大學),日本企業家,1956年任洋華堂社長,立志于連鎖店經瞥,1958年成立株式會社洋華常。伊藤雅俊的舅舅吉川敏雄早年喪父,自小就在他人的商店里當學徒??吹戒N售洋貨的“日華堂”生意如此火爆,心中也萌發了創立一間銷售洋貨店鋪的想法,于是就仿照“日華堂”,在東京市淺草區(現在的東京都臺東區淺草)創立了一家以銷售歐美進口日用品雜貨為主的商店。因為吉川敏雄屬羊,而“羊”正好與洋貨的“洋”發音相同,而且他也希望自己的店鋪能夠像“日華堂”那樣繁榮昌盛,就從“日華堂”中取一“華”字,于是他就給自己的店鋪命名為“羊華堂洋品店”。這間“羊華堂洋品店”便是Ito Yoka堂的前身。

店鋪里面各種新鮮奇特的歐美進口日用雜貨每天都吸引著大量的消費者前來光顧。品嘗到成功滋味的吉川敏雄又迅速地擴大了自己的生意,先后在千住和荻窪開設了兩間分店,并安排自己的外甥伊藤讓(伊藤雅俊的哥哥)來自己的店鋪里做學徒幫忙。伊藤讓勤勞好學,也能吃苦耐勞,吉川敏雄非常喜歡和賞識精明能干的伊藤讓。于是伊藤讓很快就成為店鋪里的主要伙計。后來,吉川敏雄將位于淺草的店鋪交給了伊藤讓打理,于是位于淺草的這間“羊華堂洋品店”就成為伊藤家收入的主要來源。經歷被迫停業關店之后,1945年,伊藤雅俊的母親和哥哥伊藤讓為了維系家人的生活,在東京都足立區的千住重新開設了一間“羊華堂洋品店”。1946年,伊藤讓的弟弟伊藤雅俊從三菱礦業離職,回到母親和哥哥開的羊華堂幫忙。1948年,伊藤讓將羊華堂洋品店改組設為法人“合資公司羊華堂”,自己就任公司第一任社長。1956年,伊藤讓病逝,享年44歲。隨后,伊藤雅俊接替了伊藤讓,成為合資公司羊華堂的第二任社長。

“幕后玩家”鈴木敏文

最初7-ELEVEn這個品牌并不屬于伊藤洋華堂,而是屬于美國南方公司,伊藤洋華堂開的第一家便利店還是美國南方公司授權開的,并且要求八年之內要開到1200家店??墒乔闳f算,也沒想到,1991年,他們反身去收購了美國的南方公司,美國那時候流行開發石油,南方公司就是其中之一,不料導致資金緊張,最終南方公司向伊藤洋華堂發出“你們來收購我們吧”這樣一個邀請。

為什么伊藤洋華堂能夠把7-ELEVEn做到這么成功,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真正的幕后玩家其實是另外一個大神——鈴木敏文。1956年4月的時候,鈴木敏文只是一個出版公司的小職員,因與領導意見不合,于是他選擇了離職。而這時候的伊藤洋華堂正好屬于發展階段,在大力招人,于是鈴木敏文就去應聘做了商場銷售,因為表現好,他很快做到了管理層。有一次公司組織去美國學習考察,他們去了加利福尼亞,鈴木敏文也在里面,在加利福尼亞的一個街頭,他看到了第一家7-ELEVEn便利店,當時這個店就是美國南方公司開的,鈴木敏文覺得很有意思,怎么會有這么小的店呢?而且發現里面有熱狗,除了可以買東西還可以吃東西,最主要的是買東西很方便,走幾步就買好了,不用兜那么大一個圈。他心想,這東西有沒有可能引進日本呢?然后回到日本就跟公司提,說我們也應該開7-ELEVEn這樣的小店。那個時候六七十年代的日本都在學美國,認為最主要的發展方向是開大店,大超市,公司直接拒絕了,但鈴木敏文認為,日本那時候還沒有完全出現老齡化,但未來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老人,老人是不會開車跑到郊區去逛大超市的。最終經過他的努力,公司接納了他的建議。于是他就負責跟美國人談判,在1973年11月31號,他們和美國南方公司簽訂了合同,并且要求他們在八年之內開到1200家店,同時營業額美國人要分走0.6%。1974年5月15號,京東江東區的豐州店開業,這是7-ELEVEn在日本的第一家店,1976年,7-ELEVEn已經開到了100家店,1980年門店過千,1984年門店過兩千,1987年門店過三千,1990年門店過四千,1991年反身收購母公司美國南方公司。

在中國內地不同地區的7-11店是由不同背景的幾家公司出資開辦和經營的?!?-11”的正式商標表記方式為 “7-ELEVEn”,其中除了結尾的n為小寫外,其余英文為大寫??赡苁且驗楫敃r注冊時,美國的商標法中不允許一般名詞(數詞)作為商標來注冊。為了讓文章中的名稱一致,下文中將“7-11”這個說法,統一寫為“7-Eleven”。

7-Eleven:一個地道的美國品牌

剛才提到過最初7-ELEVEn這個品牌是屬于美國南方公司,也就是一個地道的美國品牌。1927年,全球第一家便利店(Convenience Store)在美國達拉斯(Dallas)誕生。由南大陸制冰公司(Southland Ice Company)公司創立。由于當時電冰箱并未普及,該公司主要從事生產及零售冰塊業務。在南大陸制冰公司銷售冰塊的杰夫森·戈林(Jefferson Green)做出了夏季店鋪天天開,每天營業16個小時的決定,深受當地居民的歡迎。戈林通過仔細調查居民的購買意愿和需求,發現大家不僅希望銷售冰塊,而且還希望能銷售其他生活用品。比如:牛奶、雞 蛋、面包等等。為此,戈林提議南大陸公司為自己負責的店鋪提供更多的便利商品,并得到了公司的首肯。便利店早期名稱為“圖騰店”(Tote'm stores)。1946年,名稱變更為“7-Eleven”,因為當時店鋪的營業時間是每周七天從早上7點一直到晚上11點。1963年,“7-Eleven”開始了全天24小時的營業。到了1963年,在美國得克薩斯州、佛羅里達州和弗吉尼亞州等地的“7-Eleven”連鎖便利店,已經超過1000家。1964年,出于加速膨脹的考慮,南方公司決定美國“7-Eleven”開始特許加盟經營,并籌劃多元化擴張。1968年,其在美國簽署了第一個區域許可協議。

被日本伊藤洋華堂收購

1973年,日本伊藤洋華堂公司(Ito-YokadoCo.,Ltd.)同美國南方公司簽訂地區性特許加盟協議,獲得“7-Eleven”便利店模式在日本的發展權。1974年,“7-Eleven”日本第一家便利店在東京開業。在成立之初,伊藤洋華堂內部相當反對,鈴木敏文以即使失敗也不影響母公司為條件,取得公司高層的首肯。1975年開始變更為24小時全天候營業,成為在日本廣受歡迎的連鎖便利店。到1990年,伊藤洋華堂公司已將4000家“7-Eleven”連鎖便利店開遍日本各地?!?-Eleven”模式在日本取得成功的同時,卻在美國徘徊在生死邊緣。1991年,由于多元化擴張失敗、大型購物中心和折扣店的惡性競爭等原因,美國南方公司無奈破產重組。這時,伊藤洋華堂公司子公司7-Eleven Japan及其一家合作伙伴收購了南方公司72.7%的股份。后來,7-Eleven Japan又收購了這家合作伙伴。1999年,美國南方公司更名為7-Eleven, Inc.,也成為7-Eleven Japan的子公司。2005年9月1日,伊藤洋華堂成立新控股公司“7&I控股”(Seven & i Holdings Co., Ltd.),統一管理伊藤洋華堂、美國7-Eleven INC.及7-Eleven Japan,并于2005年11月9日正式完成收購7-Eleven INC.的全部股權,使這家美國公司成為全資子公司,同時也自美國證券市場退市。

借7-Eleven 統一超商成臺灣零售老大

1978年,臺灣統一企業集資創辦“統一超級商店股份有限公司”,并于1979年引進“7-Eleven”。1979年5月,14家“統一超級商店”在臺灣開業。統一超商草創初期道路非常艱辛,因長期虧損,1981年底公司被并回母公司超商事業部,第七年終于扭虧為盈。1987年,“統一超商股份有限公司”(President Chain Store Corporation)再度獨立。在母公司統一企業的全力支持下,統一超商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努力與摸索,通過積極展店和創新行銷,開啟了臺灣便利商店的黃金時代。1990年,成為臺灣零售業霸主。2000年,美國7-Eleven, Inc.和統一超商了簽訂永久的授權契約。1997年,統一超商與美國星巴克(STARBUCKS)合資成立“統一星巴克股份有限公司”。目前,統一超商旗下經營幾十個零售品牌,除7-ELEVEN之外,還包括統一星巴克克、酷圣石冰淇淋、博客來等。統一超商、泰國正大、韓國樂天、日本伊藤洋華堂都有意染指“7-Eleven”在上海的經營權,造成上海經營權多年難定。最終于2009年,統一超商取得“7-Eleven”在上海的特許經營授權。同年,“7-Eleven”便利店在上海開業。

牛奶國際主導港澳、華南經營權

牛奶國際(Dairy Farm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是英資怡和集團(Jardine Matheson Group)旗下亞洲著名的零售集團,主要經營超級市場、大型超市、便利店、美健產品零售店及家居用品店。旗下經營的主要品牌有:全港最大的連鎖超市惠康WELLCOME(港臺、菲律賓)、“7-Eleven”便利店(中國內地、港澳、新加坡)、萬寧(港澳、中國內地)、宜家家居(香港、臺灣、印尼)。牛奶國際擁有“7-Eleven”在香港、中國華南地區及新加坡三地的經營權。香港首間“7-Eleven”于1981年設立,澳門亦于2005年間設首間分店。1992年,牛奶國際獲得美國南方公司的授權,開始在深圳開設“7-Eleven”便利店;1995年,開始在廣州開設“7-Eleven”便利店。2001年,牛奶國際與廣東信捷商務發展組建合資公司廣東賽壹便利店有限公司,并獲準在廣東開設300家店鋪的通行證。2006年,“7-Eleven”獲準在華南地區開展特許經營業務。目前,廣州、深圳、東莞、珠海、佛山、中山、江門的分店總數超過700間。

7-Eleven在中國內地其他區域的發展

從前邊的敘述中,大家已經知道,目前“7-Eleven”在中國內地華南地區的業務由牛奶國際負責運營,上海地區的業務由臺灣統一超商負責運營,而目前其他地區的業務則是由日本7-ELEVEN以合資或獨資模式運營。

2004年,由株式會社7-ELEVEN日本、北京王府井百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糖業酒類集團公司共同出資的“柒—拾壹(北京)有限公司”成立,負責北京、天津地區業務。2004年,北京首家“7-Eleven”便利店東直門店開業。

2010年,由柒—拾壹(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出資的柒—拾壹(成都)有限公司正式獲批。2011年,成都第一家“7-Eleven”便利店正式開業。

2012年,山東眾地集團有限公司與株式會社7-ELEVEn日本共同出資成立“山東眾邸便利生活有限公司”。2012年11月,山東首家“7-Eleven”便利店在青島開業。

2013年,四川新希望集團、日本三井物產株式會社、日本Seven&i集團合資成立“新玖商業發展有限公司”。2013年底,重慶首家“7-Eleven”便利店開業。

按照7-ELEVEN公司的統一規劃,中國地區的“7-Eleven”便利店的經營將分為十個區域。

分享到